单位简介
161团是1962年4月“伊塔事件”发生后建立起来的边境团场,位于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境内,团部驻裕民县城,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土地面积1146平方公里,约占九师面积的1/4。经过几十年的建设,团场目前有9个连队,1个社区,总人口6000余人。种植主要作物是小麦、苜蓿、红花,161团、裕民县共有红花种植面积近20万亩,是新疆红花的主产区,占新疆面积、总产量的80%以上。同时有优质的牧草地资源,年牲畜出栏17万头(只),存栏11万头(只)。还有优质的风光资源,规划的铁列克提风力发电厂风电规划容量100万千瓦,目前已经建成10万千瓦,运行良好。交通便利,东西有S317线,南北有G219线和S609线。距师部90公里,距国家一级口岸巴克图72公里,被誉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金三角地带。
团场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。建团以来,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人物,烈士孙龙珍,边境线上“活界碑”魏德友,巴尔鲁克山的天使梅莲,感动新疆十大法制人物侯家辉,“中国好人”许国民等。这些先进人物,成为团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,激励着几代军垦人,为屯垦戊边的伟大事业,边防的安宁和繁荣作出贡献,在西部边陲铸就了永恒的丰碑。自然资源丰富,冬牧场铁列克提风区,平均风速13米每秒以上,适合发展风力发电。旅游资源丰富,辖区内有国家AAAA级景区芍药谷,国家AAAA级景区英雄谷,国家AAA级景区孙龙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同时正积极与裕民县联创小白杨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,已进入景观质量评定阶段,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(6连、8连)。自然风光宜人,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巴旦杏自然保护区,5.9万亩杏花林,清代卡伦遗址,“贵 族的牧场”-吐尔加辽草原,“野 生动植物的天然博物馆" -巴尔鲁克山,鹿鸣谷,夏牧场,塔斯提河谷等自然景观。
特色优势
1.“两山”实践创新示范基地建设
2020年10月,生态环境部命名第四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第九师161团名列其中。全团以改革促发展,焕发边境生态卫士新活力;强化生态治理,全力打造兵团边境生态小镇;畅通转化路径,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未来,161团将依托国家“一带一路”战略,继续坚持绿色发展道路,依托巴克图口岸,借势中哈旅游,以边境旅游为突破,发展边境商贸旅游,实现兴边富民,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。
2.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(EOD)模式试点项目申报
2020年9月,生态部办公厅、发改委办公厅、国开行办公厅联合发布《关于推荐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试点项目的通知》,向各地区征集EOD模式备选项目,EOD模式是探索将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、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,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来源等瓶颈问题。团场委托中建政研集团谋划和包装项目28项,总投资61.1亿元,目前小白杨水库已经开工建设,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。
3.创建小白杨国家5A级旅游景区
通过发展兵地融合旅游经济,整合161团芍药谷国家4A级景区、英雄谷国家4A级景区、裕民县巴尔鲁克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和旅游资源,紧紧围绕“云上草原?红色故乡”、“油画塔城、文化净土、康养天堂”的目标定位,践行“全域旅游、突出特色、打造核心、生态自然”的发展思路。力争到2023年,将小白杨旅游景区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旅游人次50万人,旅游收入3.6亿元。
4.全域旅游示范区
为加快实施“旅游强团”战略,161团转变旅游发展思路,创新旅游发展战略,参与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单位,编制《一六一团旅游规划发展文本》,完善景区基础服务设施,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工程。形成了“旅游一业突破,引领多业融合”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和新格局。6连、8连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
5.拟建小白杨镇建设
随着第九师拟设白杨市的步伐,161团启动小白杨镇建设计划,建镇地址设在161团6连,依托“最出名”的哨所小白杨哨所与“最出色”的民兵孙龙珍烈士两大红色品牌资源,联动161团6连社区,以景与团场一体化、产旅融合、旅居共享为战略目标,打造出一个集观光休闲、文化体验、主题娱乐、教育培训、拓展运动等多功能协调发展的军垦(戍边)文化旅游小镇。